2021年,河北省贸促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民间性”和“国际性”独特优势,扎实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积极争取中国贸促会支持,推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雄安分会揭牌落地,为雄安新区引进成熟的仲裁管理经验、与国际接轨的仲裁规则和实践,同时为新区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创造有利条件。设立中国贸促会(河北)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服务国内外企业,助力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河北省贸促会推动下,京津冀三地贸促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三地贸促会联手打造的“京津冀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区域性品牌国际经贸活动,已逐渐成为京津冀落实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中,2021京津冀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由河北省贸促会组织, 21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142.48亿元。
全力推动河北省参博工作取得新进展。按照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统一安排,迪拜世博会“河北活动日”于2021年11月29日在石家庄和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同时举办。河北省贸促会认真履行参博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世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带来的项目对接、贸易洽谈方式的新变化,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广泛开展网上展览洽谈、网上项目对接、网上宣传推介等活动,安排组织一系列线上线下经贸展览和网上对接活动,利用线上虚拟展览技术,搭建网上平台,优选机电、五金、箱包、羊绒、卫生陶瓷、纺织服装等河北省优势产品的重点企业入驻平台,努力放大参博效应,争取更多参博合作成果。
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取得新成效。 主办中国国际商会走进河北经贸合作恳谈会和中德经贸合作洽谈会暨河北—勃兰登堡州产业推介对接会两场重要活动。恳谈会聚焦氢能技术、生物医药等重要战略新兴产业,促成10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项目总金额182.62亿元。圆满完成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有关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围绕河北省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中国(河北)—韩国环保产业对接会、中国(河北)—比利时(东弗兰德省)生命科学产业交流会等国际经贸活动,达成48个合作意向。在因疫情影响企业不能出国参展情况下,创新方式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组织企业参加2021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现场意向成交超亿元;搭建河北出口商品香港线上展,河北省55家企业入驻香港贸发网平台;以“代参展”的方式组织企业参加2021埃及国际包装印刷及纸业展览会,达成采购意向12个,涉及金额4553万元,预计拉动企业全年销售额超1.1亿元。
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再上新台阶。持续实施《河北省贸促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外贸企业提供贸易便利化及法律服务的九条措施》,组织开展“稳外贸送服务法律护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接受涉外法律咨询929次,出具各类证书6万余份,受理涉外案件65起,涉及合同金额超过1.2亿元。举办线上线下涉外法律培训12期,线上线下培训代表超过9000人,通过国外法律查明、涉外案例查询、涉外法律培训、业务互动交流等方式解答企业法律咨询872起。参与中国贸促会自贸协定优惠政策适用指南等资料编写工作,撰写《RCEP原产地规则实施与法律服务机会》等文章,受到中国贸促会肯定和表扬。
全省会展业发展水平得到新提升。重点办好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展会。第四届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邀请中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境内外103家动漫游戏企业参展,促成9个动漫产业桌游项目签约。围绕河北省重点产业,举办第29届河北(石家庄)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发布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采购信息额19亿元,促成贸易成交7.6亿元。围绕县域特色产业,与地方政府一起打造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中国(平乡)国际自行车童车玩具展览会、中国(辛集)国际皮毛时装博览会、中原(邯郸)国际装备制造博览会、南和(国际)宠物产业博览会等一批特色专业品牌,有力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这些展会活动展会面积达50万平方米,促成贸易成交近200亿元。
对外联络工作拓展新渠道。截至目前,河北省贸促会已与67个国家和地区的199家国际商协会及境外组织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依托市场机制建立了13个河北省国际商会驻外联络处,新增中国—澳大利亚商务理事会、中国—以色列商务理事会两个双边机制地方联络办公室,为河北省企业“走出去”和对外开放提供全方位支持。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河北省贸促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和中国贸促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新打造一批国际经贸活动平台,持续提升一批传统品牌展会活动,着力提升贸易投资促进质量和效益。
围绕河北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经贸合作平台。一是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组织举办中国河北国际生物医药大会,依托京津冀地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础雄厚、集中度高等优势,联合知名行业协会与权威机构,统筹医疗器械、防疫物资、中医中药、健康产业、智慧医疗等资源,打造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动。二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中国国际高端装备制造大会。依托中原(邯郸)国际装备制造暨泵与电机博览会,整合河北省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交运设备等资源。同期举办德国跨国公司河北行活动,促进河北省与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交流与融合创新。三是围绕先进环保产业,重点提升华北智慧能源博览会影响力,办好第二届中国(河北)—韩国环保产业对接会。集中展示数字化在能源、电力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助力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组织河北省与韩国、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知名环保企业常态化对接交流,推动合作。四是围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为依托,组织河北国际农产品采购对接会、河北以色列农业农产品对接会等活动,促进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农机设备、养殖防疫、种植业等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围绕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推动对外贸易投资创新发展。重点是举办一项系列活动,搭建两个“线上展览”平台,完善一个合作机制。开展“2022河北品牌国际行”系列活动,借鉴今年成功经验,用好“代参展”“双线模式”“跨境电商展会平台”三种方式,组织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开展走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走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走进欧盟、走进非盟、走进东盟、走进海湾市场、走进金砖国家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拓展贸易渠道、开拓国际市场。举办河北全球印刷包装线上展览会和河北全球汽车配件线上展览会,通过线上展览和会议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国外客商,促成洽谈成交。完善提升京津冀贸易促进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深化与京津贸促会合作,共同办好京津冀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打造京津冀三地加强国际务实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贯彻落实协同发展战略、扩大京津冀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平台。
围绕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全省会展业发展水平。大力实施“会展品牌提升”工程,持续打造国家级会展品牌活动。办好第五届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和2022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推动提升一批县域品牌展会水平,大力支持和发展安平丝网、平乡自行车、辛集皮革、南和宠物、东光纸箱包装、永年紧固件等20—30个重点县域展会和特色展会,适当给予经费补贴,通过协助邀请境内外商协会组织和代表性企业,组织举办高端论坛等,帮助提升展会的国际化水平,力争经过两年努力,形成“一市一品,一县一展”的河北省会展业发展新格局。提振老牌展会品牌,加大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等近年发展趋缓的老牌展会改革力度,创新办展思路,扩大邀商邀展范围,重新提振品牌内涵,激发老牌展会活力。
围绕助力企业国际化经营,加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稳外贸送服务专项行动。加大国际经贸风险预警信息推送力度,强化企业合规风险排查和企业国际化经营培训,举办京津冀国际商事法律论坛、中国仲裁周河北专场等国际商事法律交流活动,通过特色法律服务手段帮助河北省企业解决各类涉外争议。二是加强贸易便利化服务。抓好RCEP实施相关工作,做好签发一般原产地证和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及国际商事证明服务,提升国际商事单证培训、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宣讲、代办使馆认证、商事证明、ATA等贸易便利化服务的水平和实效,为企业走出去纾困解难。三是做好自贸试验区服务。推进中国贸促会(河北)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实质化、机制化运作,积极搭建经贸交流合作、贸易便利化、综合法律支援平台,为四个片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