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千年古都西安举行,习近平主席将主持峰会,中亚五国元首将来华参会。16日下午,峰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欧亚司、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国贸促会联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峰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峰会看点多亮点足
“作为今年中国主场外交的开篇之作,本届盛会看点多、亮点足,值得期待。”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于骏介绍,本届峰会的最大亮点是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受到各方关注。习近平主席将就新时代下应该如何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深刻阐明东方历史,并着眼六国合作的长远发展,提出系列倡议主张,宣布多项务实行动举措,全面规划中国中亚合作的行动方向,“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意义深远”。
第二个亮点是精彩纷呈的峰会日程。5月18日至19日,中方将举办近20场双边和多边活动,还将搭配多场独具特色的配套服务。
第三个亮点是沉甸甸的成果。中国-中亚机制重在一个“实”字,是给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的行动派。此次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将就机制建设、各类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深化中国-中亚战略互信和重点领域合作达成系列重要共识。六国元首还将共同签署或见证签署多项重要的政治文件,涉及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
于骏表示,中国同中亚五国将通过此次峰会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将中国-中亚机制做大做强。“中国-中亚机制起步虽然较晚,但是注重务实,深受中亚各国的支持和欢迎。中国和中亚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同其他机制竞争,只要真正有利于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事情,有利于地区共同繁荣的举措,中方都愿意支持。”
交流持续升温,传承千年友谊
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文交流更加蓬勃发展,近70对友好城市、每年数十万民众常来常往,传承着中国同中亚各国人民2000多年的友好情谊,也彰显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理念。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一级巡视员郑浩表示,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努力下,双方文化交流合作逐步呈现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格局。
重大交流合作项目有力促进友好关系发展。郑浩介绍,2013年中方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启动修复,现已顺利完工;2019年6月,中国中央歌剧院派出150多人的强大阵容在吉尔吉斯斯坦出演了中国原创歌曲《玛纳斯》,引起热烈反响。
同时,官方与民间交流精彩纷呈,影响深入人心。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文化团组互访近20次,每年在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此外,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双方交流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与中亚国家正积极推动互设文化中心,“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以及一系列主题音乐会将于今年举办。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中亚峰会首次举办的重要年份。以此为契机,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必将迈上新台阶。
将成立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
中国贸促会联络部负责人杨晓军在吹风会上介绍,5月19日,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举办。大会将以“携手共发展、一起向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启动仪式以及研讨环节。中国与中亚五国商贸及企业界代表400余人将出席。
杨晓军表示,这一会议的筹备举办,充分体现出各方对工商界推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的积极认可。参会的中外企业来自能源、建筑、物流、食品、信息、通信等行业,基本实现经贸合作重点热点领域全覆盖。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中国与中亚五国工商界的持续参与,工商界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的重要建设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杨晓军说,考虑到中外参会企业对接交流的迫切愿望和热切期待,除开幕式和启动仪式外,还专门设置议题研讨环节,与会各方将围绕能源合作、绿色经济、区域互联互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焦点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在广泛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具体项目合作。
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据介绍,首届峰会由中国主办,此后将会由中亚国家轮流举办。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