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吻:保加利亚如何点“花”成“金”?

2025-08-14 10:45:40 编辑:贸促会贸易报社 中国贸易报社

2025年7月8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完成所有法律程序,确定保加利亚将于2026年1月1日改用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第21个成员国。对于这个被誉为“玫瑰王国”的巴尔干半岛国家而言,加入欧元区不仅将大大促进保加利亚的对外合作交流,也将为其享誉全球的玫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异域之花到本土化传奇,再到全球玫瑰精油市场的“黄金标准”,保加利亚是如何点“花”成“金”,将一朵玫瑰打造成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象征的?

国花之魂:自然馈赠与文化烙印

保加利亚并非玫瑰的原产国,玫瑰在保加利亚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由波斯(今伊朗)传入巴尔干地区,并在以卡赞勒克和卡尔洛沃为中心的“玫瑰谷”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蓬勃发展。历经数百年的培育,保加利亚孕育出闻名遐迩的大马士革玫瑰(Damask Rose),以其独特的芳香和高精油含量,被公认为全球最优质的香水玫瑰品种之一。2024年保加利亚的油用玫瑰产量约为1万吨,其中“玫瑰谷”的产量占了全国产量近四分之三。玫瑰在保加利亚具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被誉为“国花”。每年6月第一个周末的“玫瑰节”,既是全国性的文化盛事,也是极具影响力的重要旅游节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采摘仪式、花车巡游和“玫瑰女王”评选等欢庆活动中,当地居民将玫瑰与民族认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对保加利亚而言,玫瑰不仅仅是一朵花,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一张代表国家形象的名片。

产业崛起:百年产业化的“炼金术”

用蒸馏萃取技术,将大部分玫瑰花瓣用于生产香料工业瑰宝——玫瑰精油。到了18世纪中期,随着欧洲贵族对香水需求的日益增长,保加利亚玫瑰精油远销欧洲各国,声名鹊起。1922年,保加利亚政府颁布《玫瑰生产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对玫瑰产业进行系统性规范和扶持,极大地推动了其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进程。保加利亚也因此逐步构建起从种植、采摘到提炼、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凭借精湛的工艺培育出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玫瑰精油。据统计,提炼1公斤玫瑰精油需消耗约3500公斤至4000公斤玫瑰花瓣,因其原料之珍稀、工艺之繁复,玫瑰精油也被誉为“液体黄金”,售价近9000欧元/公斤。目前,保加利亚国内共有73家玫瑰加工厂和53家蒸馏厂,年处理玫瑰花能力超过1.5万吨,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撑着其玫瑰产业的持续繁荣。

香飘全球:世界高端玫瑰精油市场的“王者”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端玫瑰精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保加利亚的行业龙头地位十分稳固。近十年,其玫瑰精油年产量保持在1.5吨至2吨之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国内超九成产量用于出口,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保加利亚出口玫瑰精油1.37吨,平均出口价格为9168欧元/公斤,其中高品质有机玫瑰精油的价格更是超过12000欧元/公斤,主要销往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传统消费市场,同时也在积极拓展中国及阿拉伯国家等新兴亚洲市场,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主要的高端化妆品和香水市场。香奈儿、迪奥、纪梵希、兰蔻等国际顶尖香水品牌均以保加利亚玫瑰精油为关键配料。可以说,保加利亚玫瑰精油在世界香水市场占据着绝对核心的位置,为保加利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推动着其玫瑰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启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突围

保加利亚玫瑰产业所取得的突破,不只是一个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更是一个将传统优势转化为现代核心竞争力的经典范本。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加利亚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立足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禀赋,以严苛的标准坚守品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这启示我们,任何传统农业只要找准自身优势并充分发挥,都有可能在全球化大舞台上脱颖而出,实现从“花”到“金”的华丽转身。从巴尔干山谷走向世界香氛之巅,保加利亚用一朵玫瑰诠释了“小花大产业”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农业的胜利,更是文化、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的卓越典范。展望未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天然、有机产品的持续青睐,玫瑰精油市场前景广阔,保加利亚玫瑰有望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