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之“Beyond Boundaries 2.0: Innovation, AI, and the Next Chapter in U.S.–China Arbitration”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与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AAA-ICDR)联合举办。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王承杰秘书长指出,继去年贸仲与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成功举办联合活动后,双方再度于2025年中国仲裁周期间携手举办活动,彰显了两机构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也体现了双方在推动中美及全球仲裁实务交流方面的桥梁作用。本次活动聚焦仲裁领域的前沿问题,包括制度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中美商事争议解决的最新发展和影响。贸仲在“人工智能+仲裁”探索方面已初见成效,构建了集规则创新、平台搭建、机构建设与伦理治理于一体的数智支柱体系,不断满足当事人争议解决新需要。王承杰秘书长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交流,共同探讨新时期中美及国际商事仲裁发展面临的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在内的前沿问题,促进国际仲裁发展。
(王承杰秘书长致辞)
第一议题环节以“Innovation in Action: Institutional Updates & AI in Arbitration”为主题。在主旨演讲环节,贸仲事业发展处处长陆菲和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副主席Thara Gopalan分别进行了发言。两位发言人就各自机构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机构对人工智能应用于仲裁的立场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议题讨论环节,发言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在国际仲裁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使用人工智能的积极效果和潜在风险等议题,结合自身的仲裁实践经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陆菲处长作主旨发言)
(Thara Gopalan副主席作主旨发言)
(从左到右分别为: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皓成, 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副主席Thara Gopalan, 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正,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晓旸)
第二议题环节以“Across the Pacific: Trends in U.S.–China Arbitration”为主题。发言嘉宾深入探讨了中美争议解决领域的最新动态,并重点分析了在多元法律背景的仲裁实践中,如何有效应对跨文化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hristine Kang,Dan Tan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an Tan,金阙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孟霆,美国昆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骁,贸仲委员会工作处副处长吴绍轩)
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副主席Thara Gopalan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贸仲与美国仲裁协会长期保持坚实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次联合活动为中美最大的两个仲裁机构共同应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国际仲裁中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重要交流机会,并将进一步拓宽中美两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交流通道。她强调,期待未来继续与贸仲保持对话与合作,共同为全球商事主体提供更优质的争议解决服务。本次联合活动汇聚了来自中美仲裁界不同法律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对国际仲裁发展的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未来,贸仲将继续加强与国际仲裁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仲裁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