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2025中国仲裁周贵州专场”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贵州省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西南分会、贵阳仲裁委员会、遵义仲裁委员会、六盘水仲裁委员会共同主办,聚焦建设工程仲裁实务及多元化争议解决,共有来自仲裁机构、律所、企业、高校28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
贵州省律师协会朱浩兴副会长、贸仲西南分会杨明副秘书长、贵阳仲裁委员会卜贵荣主任出席活动并致辞。杨明副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了贸仲在建设工程争议解决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方向。她指出,贸仲近年来受理的建设工程类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新版《仲裁规则》通过引入多种创新机制,为行业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纠纷化解路径。她表示,贸仲西南分会将持续深化与贵州仲裁界的协作,通过推广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助力区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从左至右:朱浩兴副会长、杨明副秘书长、卜贵荣主任)
主旨演讲环节,贸仲仲裁员、原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关丽女士以《建设工程合同仲裁——以司法解释和建设工程合同范本为主》为题,介绍了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概况,系统梳理了建设工程合同效力认定的最新法律依据,并结合案例对常见争议的裁判思路进行了解读,为行业防范纠纷、规范交易提供了重要实务指导。
(关丽女士作主旨演讲)
西南政法大学侯国跃教授围绕《民法典在建设工程仲裁中适用的典型案例》,着眼于诉讼时效制度、工程价款优先权等核心问题,系统解析了《民法典》在建设工程仲裁中的适用难点与裁判思路。他还建议实务工作者要理解并贯彻《民法典》在权利保护方面的价值追求。
(侯国跃教授作主旨演讲)
北京海外君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贸仲仲裁员崔军先生就海外工程法律问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以详实的数据介绍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分析了国际工程合同争议增加的主要原因和呈现的新趋势,并结合其丰富的实务经验,深入剖析了八大核心法律问题,以及包括DB机制、仲裁在争议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崔军先生作主旨演讲)
在随后的仲裁经验分享环节中,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文永辉以《建工合同纠纷仲裁与诉讼的实务差异分析》为题作专题发言,从理论架构与实务操作两个维度,系统剖析了仲裁与诉讼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处理中的主要区别,为律师代理相关业务提供了清晰、实用的指导。
(文永辉教授作专题发言)
圆桌对话环节以“多元解纷·贵仲实践”为主题,由贵阳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张译主持。贵州大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俊、贵州公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许亮、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程南、原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彭海英等多位专家,分别从律师实务、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等不同视角,分享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经验,并就仲裁与调解、诉讼等解纷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同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讨论)
本次活动深入探讨了建设工程仲裁实务领域的焦点议题,为提升律师及企业纠纷处理能力提供了专业参考与实务指引,有效助力行业争议解决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