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上海分会与上海吾契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支持的“跨境医药许可交易争议解决及焦点问题暨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医药企业及科研机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的五十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生物医药许可交易的国际趋势与争议解决进行了深入交流。
活动开幕式由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李云和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学科技情报研究部负责人杨山石分别致辞。李云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全球医药创新合作的深入,跨境许可交易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也带来了复杂的法律与争议解决挑战。她表示,贸仲始终致力于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主体提供高效、专业、国际化的仲裁服务,期待通过本次论坛与行业各界共同探讨仲裁制度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杨山石则从医药科研与政策视角出发,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对促进医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并表示研究中心将积极支持医药法律与仲裁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主题演讲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谱新生物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张丹博士作了题为《地缘政治动态变化中跨境医药交易的发展新趋势》的分享。张丹博士从全球医药产业链重构、监管政策变化及创新合作模式等角度,深入剖析了跨境医药许可交易的最新动向,并提出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实现风险防控与创新协同。
随后,贸仲仲裁员、上海吾契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立宇发表了题为《仲裁在处理生物医药许可案件的优势》的专题演讲。金立宇结合丰富的仲裁实务经验,系统阐述了仲裁在医药许可争议中的制度优势,包括仲裁程序的意思自治、专家与事实证人机制、临时措施与证据开示制度以及合同解释的灵活性。他指出,生物医药许可协议因技术复杂、合作周期长、利益交织,常涉及权利义务界定、数据使用、成果归属等争议,仲裁能够以其专业性与可定制性,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契合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圆桌讨论环节,由上海吾契律师事务所顾问黄众威主持,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顾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法律部负责人Josh Zhang、映恩生物法务合规负责人袁佳丽、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法务总监鲍丹艳、默克制药公司法律顾问田雯参与了讨论。与会嘉宾围绕跨境医药许可交易中的尽职调查重点、合同条款设计、联合指导委员会机制运作以及争议解决条款的谈判与选择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嘉宾们结合实务经验,从企业与律师双重视角分享了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为医药企业在复杂交易环境下实现稳健合作提供了可行思路。
(从左到右依次为上海吾契律师事务所顾问黄众威、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顾泱、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法务总监鲍丹艳、映恩生物法务合规负责人袁佳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法律部负责人Josh Zhang、默克制药公司法律顾问田雯)
本次研讨会由贸仲上海分会副秘书长龚少阳主持。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仲裁制度在推动医药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中的独特价值。与会者普遍认为,本次活动为医药企业、法律实务界与仲裁机构搭建了跨界对话平台,为进一步完善跨境医药交易的争议解决机制、促进国际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