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京津冀互联网平台仲裁共话"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活动,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北京市律师协会(下称“市律协”)及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共同举办。会议设新《仲裁法》下的在线仲裁、网络平台仲裁前沿问题探讨、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仲裁代理实务、京津冀互联网争议解决共话和《中国互联网争议解决年度观察》研究计划五个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互联网仲裁的规则创新、技术应用、区域协同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市律协副会长胡占全、ICDPASO案件管理主管钟元、贸仲委咨询处副处长苗青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数字经济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背景下,构建高效、可信、跨区域的在线仲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由左至右,图为苗青、钟元、胡占全)
在网络平台仲裁前沿问题探讨环节,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唐浩深指出,线上仲裁需警惕“深度伪造技术”“混合庭审公平性”等风险,建议建立远程庭审技术标准。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文颖分析了网络格式条款类型,强调应当平衡效率与公平,保障用户知情权。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郁武律师进行了专业点评,深入剖析网络平台仲裁领域的前沿难题与实践要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仲裁代理实务环节,在北京市律师协会互联网诉讼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姚克枫主持下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副总监王燕、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左胜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陶光辉从实务角度分析分享互联网平台企业仲裁代理的经验。京津冀互联网争议解决共话环节,北京市律师协会互联网诉讼专委会主任侯鹏、天津市律师协会网络与高新技术委员会主任邓丽、河北省律师协会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刘文阁就区域协同发展展开对话。

(图为全体参会人)
市律协互联网诉讼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胡磊在最后的环节介绍了2025年《中国互联网争议解决年度观察》的研究成果及未来计划,今年将从人工智能对互联网争议解决的影响及律师的互联网推广与数字化执业技能两主题新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