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至24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率代表团在新加坡开展系列法律交流活动。
10月24日,由中国贸促会、新加坡律政部和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新加坡律政部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出席开幕式,发表致辞。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应邀出席论坛并参与研讨。

(任鸿斌会长开幕致辞)
任鸿斌会长指出,中新建交35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新传统友谊不断深化。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既是践行两国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行稳致远的务实举措。中国贸促会愿与新方一道深化协同合作、注重数智赋能、加强法治治理,推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高质量发展。

(任鸿斌会长与唐振辉部长共同签署《关于促进国际商事争议预防与解决合作的联合声明》)

(解常晴副院长代表贸仲签署《<关于促进国际商事争议预防与解决合作的联合声明>的响应文件》)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和新加坡律政部签署《关于促进国际商事争议预防与解决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新加坡海事仲裁院、新加坡国际争议解决学院共同签署《<关于促进国际商事争议预防与解决合作的联合声明>的响应文件》。

(解常晴副院长(右二)参与研讨交流)

(解常晴副院长(右二)参与研讨交流)
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应邀参与“争议解决的效率提升与程序创新”环节研讨交流,从规则引领、制度保障以及机构精细化管理三个方面分享了贸仲不断提升效率同时兼顾程序正义的实践与思考,并表示中新两国都是仲裁创新发展的先锋,贸仲愿与中新仲裁法律界携手,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探索更加包容便利、体现效率与公正有机结合的国际仲裁创新发展新路径。
与会嘉宾围绕争议解决的效率提升与程序创新,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争议解决中的新争议,争议解决中的伦理问题等议题展开研讨。本次论坛既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助力中新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凝聚共识、探索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有效路径的实践载体,更是深化国际法治交流、提升中国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领域影响力的重要平台。论坛吸引了来自两国政府部门、商协会、贸促机构、工商界人士及法学专家等500多人参加会议。
------------------------
10月23日上午,贸仲代表团拜访了新加坡中国商会,新加坡中国商会秘书长聂金凤女士等接待了贸仲代表团一行。

(与新加坡中国商会代表座谈交流)
新加坡中国商会成立于1970年,是最早与中国开展经贸往来的新加坡商会组织之一,现有近500家企业会员,是历史最悠久的以促进中新经贸繁荣为宗旨的非盈利商会,是推动两国民间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新加坡中国商会秘书长聂金凤女士就新加坡的营商环境、商会的职能定位、企业会员构成情况以及业务发展现状向代表团进行了简要介绍。与会会员代表介绍了在新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表达了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及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实际关切。
解常晴副院长结合仲裁工作的实践及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就企业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及优化争议解决条款,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双方之间应建立更加广泛和及时的沟通渠道,发挥贸仲仲裁经验优势,助力中资企业在海外行稳致远。
双方就共同提升中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争议解决应对能力,促进中新经贸合作健康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与新加坡中国商会代表合影)
--------------------------------------
10月23日下午,贸仲代表团与重点中资企业进行了交流座谈。
座谈中,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企业在业务开展、合规建设以及争议应对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解常晴副院长介绍了贸仲为紧密服务企业出海法律保障的需求而在规则创新、仲裁员队伍建设、多元争议解决手段构建、与国际仲裁法界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对中资企业优化仲裁条款设计控制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仲裁条款的谈判原则、策略和技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与代表均表示,此次交流会增进了企业对应用好仲裁方式的了解,提高了对在海外承包工程及项目管理风险的认识,收获颇丰,座谈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贸仲事业发展处副处长刘飞、贸仲国际案件处案件经办人王兆楠陪同参加了上述走访及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