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仲裁周湖北专场“建工疑难法律问题交流会”在汉成功举办

2025-10-31 00:00:00 编辑:贸促会贸仲委 贸仲委发布

2025年9月21日,2025中国仲裁周湖北专场“建工疑难法律问题交流会”在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湖北分会联合武汉市法学会、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市律师协会、武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湖北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武汉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专委会、武汉市律师协会公职公司律师专委会、湖北省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建筑与房地产专委会、武汉市法学会仲裁法学研究会建筑与房地产专委会、武汉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造价+法律专委会共同承办,上海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兰台(武汉)律师事务所与总包之声共同协办。本次会议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包括仲裁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法务、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及项目管理人员在内的540名嘉宾现场参会,近6万人线上观看直播,网上点赞超17万次。

 

(会议现场)

 

近年来,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数量明显增多,案件涉及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审理难度大,司法实务界分歧较多。为进一步提升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对建工疑难法律问题的理解,本次会议特邀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一流专家,对建设工程领域法律疑难问题进行专业研讨和深度解析,以提升从事建工法律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建工争议的妥善解决、保障和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武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会长巫世峰,贸仲国际案件处副处长乔沙沙,武汉仲裁委办党组书记、主任李章波,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一级巡视员关太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主任吴林升主持。

 

(乔沙沙副处长致辞)

 

乔沙沙副处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建设工程纠纷不断增长,对争议解决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商事仲裁因其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专家裁判、一裁终局、灵活高效、保密原则和域外执行力强等优势,非常契合建工争议解决的需求,在化解建工争议、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贸仲受理的建设工程案件持续增长,2024年共受理建设工程类案件1735件,同比增长30%。本次交流会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深化专业服务、回应行业需求的又一重要举措。贸仲始终强调专业性与效率性有机统一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在中部地区的仲裁服务布局和专业能力建设,未来贸仲及湖北分会将继续秉持“独立、公正、专业、高效”的理念,不断深化与湖北法律界、企业界的合作,加强仲裁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仲裁解决方案。

 

[开幕式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巫世峰会长、李章波书记、关太兵副会长、吴林升主任(主持)]

 

巫世峰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建设工程领域内的法律纠纷已呈现出“类型更多元、关系更复杂、审理难度更大”的新特点: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采购环节的责任划分与纠纷解决路径如何明确;工程结算中,签证变更、材料调价、工期索赔等争议如何依法依规化解;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实施后,计价规则与法律条款如何精准衔接;合同中约定的“逾期答复视同认可”“逾期索赔即失权”条款,如何平衡合同自由与公平原则——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行业的秩序稳定与长远发展,有必要召开本次交流会进行研究探讨。李章波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武汉仲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三次蝉联“全国十佳仲裁机构”,目前受理案件中超50%与建设工程合同有关。为进一步统一裁判思路,尽量实现“同案同裁”,今年制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裁决指引》,前期已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拟于近期正式发布。此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即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他坚信,有了新《仲裁法》的保驾护航,仲裁一定会成为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首要争议解决方式。期待通过与会嘉宾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能够为厘清法律适用难点、统一裁判尺度、完善行业规则贡献宝贵的智力支持。关太兵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武汉当前正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建筑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技术日益复杂、交易模式持续创新,也使得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纠纷也呈现出“类型新、标的大、争议难”等特点,期待本次研讨聚焦“真问题”、推动“深融合”、注重“广传播”,聚焦疑难问题、精准回应行业需求,通过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深度交流,为争议解决提供方向性指导,增强法律职业共同体对建工疑难问题的共识,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贡献更多法治力量。

 

[上午主题发言环节,从左到右依次为:朱树英院长、肖峰法官、关丽副主任]

 

上午的主题发言环节,建纬研究院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法律顾问朱树英,原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高级法官肖峰与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建筑工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原副庭长关丽分别就“工程总承包纠纷案件无司法鉴定机构的争议解决以及审理对策”“当前结算争议中的疑难争议问题”“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疑难问题法律适用再探索—应对策略与处置路径”作了精彩分享。

 

(圆桌讨论一:施工企业行使优先受偿权的难点,右边照片为杨斌会长)

 

上午的圆桌讨论环节由贸仲湖北分会秘书长助理刘乐阳主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东湖法庭庭长李志涛,中建三局合约法务部总经理安娜,湖北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副主任王锦红,湖北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副秘书长张展,北京市兰台(武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一级建造师吕强作为研讨嘉宾,围绕“施工企业行使优先受偿权的难点”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杨斌作上午总结发言。

 

[下午主题发言环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袁华之主任、吴佐明会长、李芊副主任、张志文主任(主持)]

 

下午的主题发言环节由武汉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专委会主任、武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造价+法律专委会主任张志文主持,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袁华之,北京建设工程招标和造价管理协会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佐民,武汉仲裁委办副主任李芊分别以“当前建设工程案件应当重点关注的若干疑难实务问题”“2024版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对建工法律领域的影响”“认定施工合同无效的核心要点解析”为题进行了专业分享。

 

(圆桌讨论二:如何看待施工合同约定的“逾期答复视同认可”以及“逾期索赔即失权”条款,右边照片为陶慧泉副会长)

 

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以“如何看待施工合同约定的‘逾期答复视同认可’以及‘逾期索赔即失权’条款”为主题,由武汉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专委会秘书长、建设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刘芳主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邾城法庭庭长李昂,中建八局华中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彭扬飞,武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程征,湖北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副主任程杨,武汉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张小欧,上海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业务总监张海涛作为研讨嘉宾,结合行业实际,从不同视角展开热烈讨论。武汉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陶慧泉作最后总结发言。会议现场气氛活跃,社会反响热烈,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交流会聚焦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疑难问题,紧扣行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突出加强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服务研究,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法律职业共同体凝聚共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建工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本次交流会各主办方将继续紧密合作,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广大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建工法律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