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工程风险如何精准拆解?“国际工程风险与应对研讨会”共议索赔、合规与多元解纷

2025-10-31 00:00:00 编辑:贸促会贸仲委 贸仲委发布

国内地产行业调整,政府项目缩减,建筑企业竞争加剧,出海承接国际工程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但“出海”面临的跨境法律冲突、地缘政治、合规文化等独特挑战不容小觑。为助力企业防控风险,2025年9月25日,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国际工程风险与应对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上海分会主办,上海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承办,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作为支持单位,联合仲裁机构、律所、咨询机构及企业法务等多方专家共同探讨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务实策略与解决方案,分享实战经验,旨在为建筑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研讨会吸引了8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

 

图1:现场全景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秘书长李云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开幕辞。

 

图2: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秘书长李云

 

李云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国内建筑行业调整、企业加速“出海”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建设工程案件在2024年位居贸仲受理案件数量首位,占比超28%,贸仲还于此次仲裁周期间发布了《建设工程仲裁案例选编》。她强调,基于中国承包商走向国际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国际工程自身的复杂性,贸仲将通过持续不懈的仲裁专业化和国际化建设,努力为商事主体提供可预期、高质量的争议解决服务,为企业防控风险、解决争议提供有力支持,切实为中国建设行业海外发展保驾护航。北京海外君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贸仲仲裁员)首先以《国际工程市场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为题进行分享。

 

图3:北京海外君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贸仲仲裁员崔军

 

崔军结合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分析了在国际工程领域,中国企业面临着政治风险、建造风险、管理风险、公共关系风险及法律风险,以及产生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深入剖析了国际工程合同争议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呈现的新趋势,以及DB机制、仲裁在争议解决中的重要作用。为有效防范风险,他建议企业应加强国别市场研究,深化对DB/EPC合同风险的认识,避免低价竞争,强化合同与索赔管理,并积极利用争议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提升在国际工程市场的风险应对能力。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法务负责人裴雷以《以法律视角应对国际工程常见风险——实务经验分享》为题,从常见风险、实务经验、国际工程法律服务思考三部分进行分享。

 

图4: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法务负责人裴雷

 

在国际工程中,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包括政府政策变动、政府部门检查、分包商索赔、承包合同版本差异、设计变更以及材料设备采购等。政府政策风险则涉及财政预算削减、环保要求加强、劳工签证限制、工程资质门槛及税务政策变化等。他指出,为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应在投标前充分开展国别法律与政策尽职调查,施工中注重合同审核、证据保存与分包管理,并灵活运用诉讼、仲裁或协商等方式处理纠纷。随着国际工程法律服务日益属地化,企业也需建立本地化合规体系,在开拓新市场或处理重大纠纷时,可借助国内外专业法律力量,实现全方位风险防控,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图5: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深圳代表处主任、贸仲仲裁员丘健雄

 

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深圳代表处主任丘健雄(贸仲仲裁员)以《先机掌控-国际工程过程中索赔与争议的管控与化解》为题作主题发言。丘健雄分享了他在处理国际工程索赔以及争议的管控和化解中的心得体会。他总结道,在国际工程实践中,中国承包商“走出去”除了要善于建设外,更要善于管理索赔与化解争议。中国企业应着重把握索赔启动需要当机立断、索赔解决需要尽可能早、利用多元化手段掌握索赔主动权三大战略先机,转变国内工程领域的思维惯性,建立前端风险识别、中期专业协作、后端灵活应对的全流程争议管理体系,方能在国际复杂环境下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稳健出海。

 

图6:国际知名咨询公司Secretariat咨询主任(工期专家)李为妍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SECRETARIAT咨询主任李为妍以《工期专家如何助力国际工程中的延期索赔与化解争议》为题进行分享。在国际工程中,延期索赔的成功依赖于精细和全面的量化分析,其中工期分析是重要的一环,为金额损失评估提供基础。当前,国际工程延期索赔已从依赖主观叙事的做法,逐步演变为基于客观证据的科学分析,有效的索赔需结合法律、技术及工期专家的多方专业意见。她指出,工期专家介入提供分析意见是有效化解争议的方式之一。

 

图7:上海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主任、贸仲仲裁员周吉高

 

上海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吉高(贸仲仲裁员)以《国际工程分包等行为之风险与应对》为题,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一方面阐明了分包合同项下总包单位面临的两类常见风险,一是分包合同与总包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同所引发的风险,二是“分包”合同之性质和计价清单约定不明的风险;另一方面介绍了总包单位拟将风险转移给合作方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两类常见情形,一是本身为联合体关系却被认定为分包合同关系,从而导致在发包人无力付款的情况下合作方无法分担总包合同项下风险,二是拟通过“分包”合同将总包合同项下风险转移给合作方,却被认定为转包或挂靠关系从而导致合同无效。最后,周吉高从实务角度出发分别就前述风险给出了具体应对建议。

 

图8: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贸仲仲裁员赵杭

 

最后,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赵杭(贸仲仲裁员)在总结点评中系统梳理了各位专家的核心观点。他指出,国际工程风险应对需从风险防控和纠纷解决两方面双管齐下。他强调,企业既要注重前期风险识别和过程管控,积累降低风险的经验,更要提升纠纷解决能力,并选择贸仲等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作为争议解决的优选,其专业化服务能有效应对国际工程纠纷中的复杂问题。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详实,紧贴行业痛点,与会嘉宾反响热烈,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多种争议化解机制的实际应用与协作策略,为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防控与纠纷高效解决提供了系统思路与实践路径,为中国与国际工程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实务型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行业共识的形成与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彰显了贸仲仲裁在化解复杂工程纠纷中的专业价值与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