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识产权法庭以创新保护创新赋能数字经济

2025-11-13 10:12:28 编辑:贸促会港专公司 港专公司发布 来源:法治网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核心要素,其司法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省级全域管辖,三审合一”的专门化知识产权法庭,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自2021年6月16日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优势,强化对创新成果、创新主体、创新环境的保护,有效应对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技术事实查明难等问题,通过在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积极探索,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重点领域技术保护

“法院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营造稳定环境,充分彰显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导向。”2025年5月22日,重庆某车企负责人发来感谢信。

2023年7月,网络平台上出现一段还未上市的新车型视频。“图片显示车辆为即将发布的新品,这些非官方发布的偷拍照片叫‘谍照’。”该车企工作人员称,发现“谍照”后,企业马上向网络平台反映情况,后调查发现,发布者为陈某。该车企将陈某起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经由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审理后认为,该案涉内饰设计构成商业秘密,陈某明知该车企在采取封闭厂区、伪装车衣等保密措施的情况下,仍对未上市车辆进行拍摄,在被要求删除拍摄内容后又将其恢复并发布到网络,明显具备不正当性。法院认定陈某构成侵权,须向该车企赔偿25万余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重庆知识产权法庭通过案件审理依法保护民营车企未上市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商业秘密,助推高端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企产品竞争力提升。”该案承办法官徐真说。

在多起标志性知识产权案件中,重庆知识产权法庭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注入信心。在法国某公司与重庆某仪器公司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中,运用技术调查官查清不侵权技术事实,依法支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助力孕育产生更多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

除了助力技术创新转化,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还聚焦“重庆制造”品牌建设,强化特色品牌保护,不断提升地方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与美誉度。

多举措优化惠企司法服务

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围绕知识产权司法服务提质增效,推出一系列便民惠企新举措,通过升级诉讼服务体系、强化涉外纠纷审理、创新协作机制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司法保障,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诉讼服务方面,完善“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构建以9家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站、3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为延伸平台,“5G车载便民法庭”为流动载体的异地协同机制。目前,已依托该机制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讲活动60余次,向企业群众发放《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提示》等手册1000余份,惠及1.2万人次,让知识产权司法服务更贴近群众、便捷企业。

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刘娟娟介绍道,该法庭在知识产权审判中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不仅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探索全程使用同声传译设备,还开发了数据集成展示平台,集中收录知识产权政策法律等信息;投用与最高人民法院直联的“一点一中心”区块链存取证平台,引入360度高清远程示证平台,并引进智能音字转换、“AI书记员”系统,实现异地远程庭审一体化运作,切实提升了司法智治水平,有效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提质增效。

针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重庆知识产权法庭依法妥善审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据统计,目前已审结涉美国、英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86件,涉案标的额达9.3亿元。其中,在审理涉诺基亚、OPPO、VIVO等通信行业中外头部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纠纷时,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企业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

多元解纷机制成效显著

在知识产权纠纷化解领域,重庆知识产权法庭积极探索多元路径,一方面依法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履职,另一方面强化跨区域协同与部门联动。同时,健全以“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为核心支撑,对接重庆市贸促会等多个部门的“1+1+N”多元解纷机制,构建起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纠纷化解网络。

此外,重庆一中院会同两江新区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建立专利侵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行政调解中心,创新探索“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三协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提供了“重庆方案”。

为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对恶意注册、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已有27名侵权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围绕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难”“周期长”等痛点,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机制改革,在完善技术事实调查机制方面,制定技术调查官管理暂行办法、兼职技术调查官工作报酬支付办法,规范完善聘用、出庭、发表意见等6类标准文书,为技术事实查明提供制度保障。先后聘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18位专家担任兼职技术调查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共享133名技术审查人才资源。据统计,技术调查官已参与技术事实查明82件次,使技术事实查明时间平均缩短2个月,大幅提升案件审理效率。

刘娟娟说,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四年多来,一直坚持以创新的方法保护创新,通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依法审结涉专利、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等技术类案件2720件。下一步,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将继续发挥“省级全域管辖,三审合一”的专门化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注入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