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香港财政储备充裕有利应对挑战 财赤收窄至370亿胜预期

2022-02-15 00:00:0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香港 驻香港代表处审核 来源:香港商报


       毕马威中国估计香港特区政府于2021/2022财政年度将录得370亿港元赤字,胜预期,主要受惠土地相关收入以及印花税收入增加。该行料香港特区政府截至2022年3月底财政储备将为8910亿港元。

       毕马威中国香港区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谭培立表示,尽管香港连续第三年录得赤字,但财政状况仍然稳健。香港财政储备充裕,有利应对往后的挑战,即使香港未来的财政状况将取决于邻近地区及全球的经济复苏,香港经济在疫情期间一直展现韧力。应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策略性地位,吸引外商投资并加强竞争力。

       该行预期特区政府将推出实时措施以援助持续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本地企业,特区政府在短至中期应继续刺激经济,并为全面复苏做好准备。长远而言,特区政府须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加强香港竞争力,同时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毕马威中国建议特区政府推出新一轮针对性“保就业”计划,针对受僱于自疫情爆发以来未见复苏行业的市民,并考虑为合资格企业提供“负税率”措施,就2021/2022年度首六十万元税务亏损提供一次性补贴。同时,特区政府应考虑让市民延迟缴交暂缴薪俸税,并在2022/2023年度宽减季度差饷,每个可征差饷物业的季度宽减额为2000港元。

       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梁爱丽建议特区政府向每名年介18至69岁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新一轮5000港元的电子消费券,并指定部分金额需用于特定行业如餐饮及消闲娱乐,并指有关措施可让特定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受惠之余,亦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另外,他们提议特区政府在短至中期为公营及私人企业提供额外资源和资金,以创造更多全职工作,降低失业率。同时也应鼓励企业为受疫情影响行业的员工提供工作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住宅物业租金支出须提供税务减免,并允许一次性的税务亏损转回,以减轻市民和企业的负担。

       长远而言,应透过吸引外资投资及促进本地就业以提升香港在亚太区的竞争力,可向在港设立区域总部的企业以减半利得税税率征税 (即8.25%),以吸引外商到港。此外,随着国际税务环境持续演变,特区政府应完善香港税制保持竞争力。

       现行的基金税务豁免制度亦须检视,以涵盖合资格家族办公室,同时亦可简化迁册程序以吸引海外家族办公室迁移至香港。

       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何家辉总结道,特区政府应扩展及优化避免双重课税协定网络至其他主要贸易地区,以吸引更多外商在港成立公司并促进经济发展。长远而言,我们应善用大湾区措施,并推出政策支持和吸引创新科技企业迁往或在北部都会区设立办公室,把握来自大湾区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