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业总会连同渣打银行(香港)于3月2日发表的《大湾区港商开拓内销研究报告》发现,受国家内外双循环经济的政策推动下,有逾八成受访的大湾区港资厂商已经发展内销业务,其中有八成三港商表示,有意于未来两年进一步扩充内销业务。
研究报告亦发现,港资厂商以高质量、投资研发等取胜,并以提升产品研发及设计、攻占内地中高档市场为主要经营策略。但研究同时指出,不少港资厂商认为内销需承担额外放账风险,而且内地竞争激烈、经营环境变化的挑战重重,目前对拓展内销仍有忧虑。
报告提出四大主要政策建议,包括解决内销信用风险,建议相关机构须合作强化内地企业信用体系及信用资料共享机制,以推出合适信保产品、提升承保能力。跨境金融服务,建议相关监管机构考虑设立大湾区中小企跨境资金池试点,容许合资格的大湾区企业聚集资金,在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框架下为港资中小企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放宽和金融配套。
另外,支援工业绿色转型,特区政府应协助大湾区港商善用香港科研提升效能,达至减排目标,并研究大湾区内推行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促进企业透过绿色融资研发绿色产品或为生产过程低碳转型。提升大湾区质量标准,特区政府应积极协助业界参与制定大湾区内通用的产品标准和认证,提升大湾区制造的工业品质,并助港商藉着标准优势提升在内销巿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