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会议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不但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亦是香港疫情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机遇所在。特区政府2021年1月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凡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2019年至2021年获颁学士或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均可参加该计划。参与的企业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于月薪18000港元聘请目标毕业生。特区政府按企业聘用的毕业生人数,向企业发放每人每月10000港元津贴,为期最长18个月。
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毕业生和企业参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特区政府于多份报纸、求职杂志、求职网站(包括联校就业资料库)及主要交通工具刊登广告、推出电台宣传声带,并于多个网站、流动应用程序以及网上搜查工具宣传该计划,接触更多青年,鼓励毕业生参与该计划。此外,特区政府亦举办大型线上及线下专题招聘会,提供方便有效的平台,让参与机构进行招聘及毕业生提出求职申请,亦与各商会及各间大学合办多场网上简介会,介绍该计划及鼓励企业及毕业生参与。
该计划共接获417间企业提供约3 500个职位空缺,创科及非创科职位约各占一半,毕业生共提交超过20 000份求职申请,可见有关宣传工作有效鼓励企业及毕业生参与计划。特区政府现正对该计划进行的评估研究,包括检视该计划的宣传成效。
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时已设立专题网站,上载所有由企业提交并经审核的职位空缺资料,供合资格毕业生拣选。该网站并设有网上应征功能,方便毕业生递交求职申请。此外,特区政府亦在专题网站上载该计划的详情及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的实用资讯,并连结多个相关的网站,让毕业生获取更多与大湾区相关的资讯。特区政府欢迎所有合资格的企业参与该计划,并没有就目标数目设限。
特区政府一直密切留意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可能造成的影响,跟进企业安排受雇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情况,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协助。截至2022年2月底,该计划下约八成半入职者已到内地展开工作;其余一成半主要担任创科职位,按该计划规定,他们须派驻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各约六至12个月,故部分现时仍在香港工作。
除上述计划外,特区民政事务局在支援青年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方面已推出两项资助计划,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创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计划),为青年提供创业支持和孵化服务。其中,创业计划共资助16个非政府机构推行的青年创业项目,为约230家青年初创企业(涉及超过800名香港创业青年)提供资本资助,以及向约4 000名青年提供创业支持及孵化服务。获资助的非政府机构已陆续推出青年创业项目,并得到踊跃的反应。视乎疫情的最新情况,获资助机构会逐步协助青年创业团队落户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双创基地。体验计划则资助15个非政府机构举办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基地短期体验项目,加深香港青年对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双创基地及内地相关双创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认识,预计约有700名青年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