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大)5月13日召开记者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资助的中大MAKE a DASH创业计划,在过去一年培育了13支初创团队,其中5间初创企业已获得大湾区城市营业热照。
中大创业计划为初创企业一对一配对创业导师,协助中大年轻创业家进驻大湾区的创新创业基地及在内地发展初期业务,涵盖人工智能、教育科技、生物研究科技、网络应用程序及社会创新等业务。
当天,初创团队成员们均穿上正装出席记者会,还热情地向记者展示各自团队的创作成果。其中,创造第三方僱佣信息平台的首席技术官及联合创始人周置聪介绍,他与僱佣公司合作,平台上有外佣的履历及工作经历,让有意聘请外佣的人直接浏览,让整个招聘流程变得透明“未来是坐稳香港,放眼大湾区,让外佣可以到大湾区工作。”
一年前,深圳市出台方案,提及将探索试点引进外佣,并加快研究实施范围、实施机构及服务对象等。周置聪告诉社记者,相信是因为新冠疫情暂缓相关方案;他有信心在未来2至3年,大湾区会发展引入外佣政策。
中大为5间初创公司颁发“杰出表现初创团队”奖。获奖之一的学研科技有限公司团队,从事设计及开发酮体呼吸分析仪,透过检测人体呼气所释放的酮体,监测用家的代谢健康和脂肪燃烧率。
学研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骆冠文表示,正与本地体育会合作邀请运动员测试产品效果,亦会与内地厂商及大型运动品牌合作,为未来量产作准备。
中大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处长徐仲在记者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大一直致力推动科创发展,鼓励师生研究、创新和企业结合,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创新意念,创造最大的影响力。MAKE a DASH有籁特区政府支持,在培养有志青年创业家“敢创”之余,亦要“敢闯”,向充满希望的大湾区市场迈进一步,创造共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