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5月25日发布《数字时代的文创产业发展》艺术创新研究报告,指出香港的文创产业政策至今仍未立足于“数字化”和“产业化”这两项国家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为香港制定文化策略提出8项建议。
报告指,香港正处于文创产业转型的重要关头,并提出下届特区政府需要考虑的行动方案,涵盖4大范畴,包括新政策局的架构、文创产业的“软件”、文创产业的“硬件”,以及人才培育。
报告提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元宇宙”的兴起,社会对“沉浸式空间”的需求日渐增长,建议特区政府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加快制订全面的人才培育计划,如探索与大湾区研究机构和产业合作的可能性,以业界、特区政府和高等院校为支柱,建立提升文创产业发展的跨境机构。
有关机构应具备文创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能力、能够提供产业培训的机会、并跨越粤港澳地,以便加强大湾区的文化交流,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
报告亦建议特区政府建立文化数据数码建设,拓宽和丰富文化机构和相关行业参与者于供需两方的文化数据收集,并对已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和解读;以及建立一个致力于推动和推广文化IP交易的数码平台;用于储存和管理从公私营文化机构收集而来的版权数据,以及促进版权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高效透明的网上授权协议。
另外,报告亦建议新设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必须将传统文化及艺术、创业产业、传媒,以及版权纳入管辖范围,将民政局辖下的文化科和西九工程策划组,以及商经局下的创意香港迁至新局;知识产权署、香港电台和经济贸易办事处中的部分元素纳入新局,和设立专门艺术科技机构支持和推进香港未来的文创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