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标普全球香港特区采购经理指数(PMI)52.3 私营经济连续四个月增长

2022-08-02 00:00:0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香港 驻香港代表处审核 来源: 香港经济日报


       7月标普全球香港特区采购经理指数(PMI)8月2日发布数据, 由上月的52.4降至52.3,反映私营经济连续四个月高于50荣枯线,景气状况进一步好转,也标志第三季开局仍处增长率的历史高位之一。

       香港私营经济于7月连续4个月扩张,但增长率较上月放缓。后疫情时期对企业新接订单和增产有利,因此整体经济持续改善。为应对目前及预期需求,企业提高采购活动水平,并扩充库存。

       不过,企业汇报员工短缺,且不乏自愿离职者,促使就业人数重现跌幅,而为挽留及吸纳人才,公司调升雇员薪酬,带动了7月的员工成本向上。业者同时指出,采购成本因运输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飙升,这从产出价格通胀可见。通胀压力虽末纾缓,但私营企业对业务前景己重燃乐观。

       7月份数据显示,由于需求转佳,企业连续第四个月增产。至于新接订单,则受惠于疫情趋稳、防控政策放宽,因此连升4月,情况与产出相符。为应付目前及预期的订单需求,私营企业扩充采购与库存水平。数据更显示,由于订单增长,积压工作量继续递升。

       综观出口数字,销往海外与中国内地的订单量分别第二及第十四个月萎缩。调查资料透露,疫情继续冲击内地需求。即便产出与订单量齐升,但香港私营企业的就业水平却重现跌幅,受访业者就此表示,公司有员工自动请辞、人手不足等现象。在疫情干扰.船期延误的情况下,供货商表现连续15个月倒退。

       价格方面,整体投入成本于7月已连升22个月,有关升幅由采购价格与员工成本两者带动。业者普遍指出,原材料及运输成本上扬,推高了采购价格;而公司为保持员工阵容,也调整了雇员的薪酬。企业汇报,销售价格已连续5 月累升,显示投入成本出现通胀,但有关升幅属目前扩张期内最小。

       展望未来一年,香港私营企业于7月由看淡转为乐观。综合而言,业者普遍期望疫情纾缓、中国内地放宽防疫限制后,经济得以持续复苏,因此看好前景。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学家Laura Denman 表示:“最新标普全球PMI数据显示,订军需求与业务营运的增长感及整体行业,香港私营经济于7月持续好转。就业水平重现跌幅,乃7月PMI最为消极的一环,但有趣的是,人手缩减由员工自愿离职所触发,而非由公司主导。企业汇报,为挽留和吸纳人才,公司不惜调整薪酬,但仍难以物色合适人选。倘员工短缺的问题持续,则可能拖慢香港私营经济复苏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