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资基金公调查显示:七成基金公司难聘海外人才

2022-08-16 00:00:0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香港 驻香港代表处审核 来源:香港文汇报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8月16日公布的调查指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有赖引入海外人才支撑,七成会员公司指目前香港的入境隔离措施对他们吸引海外人才或居住海外的港人来港工作“极为困难”或“困难”,影响香港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公会期望在11月举行“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前全面取消入境隔离措施,恢复与各地正常通关,重拾香港的竞争力。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邹建雄昨表示,最新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因为香港能成为全球 / 区域基金管理中心,主要是由于香港有多元及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人才。他表示香港目前实施的“3+4”入境检疫安排(即3天酒店强制检疫,另加4天医学监察)与其他地区(例如新加坡)的入境免隔离措施仍有差距,长远会损害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于7月向会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了一个关于人才的问卷调查,总共有36家基金管理公司回复是次调查。回复的公司中,有三分之二表示要吸引人才来港或留港出任全球及地区职位 “极为困难”或 “困难”。近七成的回复基金管理公司表示招聘非香港 / 非内地人才(外籍人士)来港工作 “极为困难”或 “困难”。

       调查又显示,35%的回复基金公司将部分 / 全部区域 / 全球职位由香港转至海外其他办事处,有13%的回复公司减少在港员工数目。此外,55%的回复公司表示,虽然没有减少香港的员工数目,但正增加其他办事处的员工数目。97%的回复基金管理公司指出,与其他各地正常通关是重拾香港竞争力,提升香港对人才吸引力的关键。会员认为与各地正常通关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此外,与内地正常通关亦非常重要,82%会员视其为最优先事项。

       为使管理团队和员工能在防疫措施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下有效履行职责,回复公司采取各项安排,以确保可以如常运作,继续提供优质的投资服务,藉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其中,58%的回复公司表示作出特别安排允许常驻香港的员工在其他办事处工作(临时性,通常为期3至6个月)。32%的公司更进一步允许部分员工(包括一些香港职位)长驻海外工作。鉴于难吸引人才,接近20%的受访公司甚至要提供辛劳津贴 (hardship allowance)来吸引海外人才或居住海外的港人来港工作。

       基金公会表示,香港能成为全球 / 区域基金管理中心,主要是由于香港有多元及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人才,故上述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因此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期望在11月举行“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前全面取消入境隔离措施, 重拾香港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