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中西医学发展:现状和展望”研讨会 香港可建设成为区内中医药中心

2022-08-27 00:00:0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香港 驻香港代表处审核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联同德善医疗集团和中西医医学平台8月27日举办“大湾区中西医学发展:现状和展望”研讨会,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立法会议员(医疗卫生界)林哲玄、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会会长林志秀、香港注册中医师学会会长陈永光等出席,而澳门和内地专家包括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等亦在线出席,共同探讨中西医合作及共同发展。

    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会会长林志秀表示,香港作为一个中西融合的国际大都会,在医疗方面拥有国际认证的声誉,然而在公私营的医疗体系中,各界对于中西医结合认知或如何协作暂没有明确指引;中央在2020年底公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内提到,政府将大力推动区内的中医药发展,而香港首间中医医院亦将于2025年投入服务,可见各界在开拓及扩展中医药这范畴已如箭在弦。

    高永文表示,2003年沙士时广州医学专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效,获世界认同,香港西医界纷纷前往学习,自此特区政府开始大力推动中医,至今香港三间大学已有中医学系培训人才,特区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亦已在科学园运作,而香港的私营中医市场亦非常现代化,管理良好;香港可与大湾区合作成为区内的中医药中心;业界应整合统一意见,透过立法会向政府反映,提出具体方案如何令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香港具体落实。

    林哲玄表示将来应该“一个病人一个病历,钱跟病人走”,“医健通”医疗纪录应开放予中医,做到病历互通;香港的西医学生应必修中医基础课程,中医学生亦要必修西医基础课程,令病人同时看中西医时,两名医生可透过“医健通”沟通。

    林哲玄又指,香港本身有很多种不同的公营基层医疗,包括物理治疗、牙医、心理,十八区也有中医诊所;但一般市民根本不懂如何选择,变成身体一有不适就去医院,导致医院永远爆棚。因此,每名市民应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由医生判断应去看哪里求医,包括中医,所以将来政府的医疗费应 “钱跟病人走”,令社区变成一间无墙的综合大医院。

    另外,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则分享“澳门科技大学在科学创新合作对抗新冠和其他新兴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则分享“中西医结合发展现状和前景”;一众与会者都以不同角度分享大湾区不同城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