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2月21日报道,进入2月以来,随着贸易逆差一直持续到20日,世界金融危机后,14年来首次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的危机感正在加剧。韩国关税厅(海关)21日表示,本月1日至20日贸易收支出现了16.79亿美元的逆差。虽然截至本月10日创下的35亿美元赤字对比赤字幅度有所减少,但仍有人担心月度赤字。
本月1日至20日,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343亿美元和360亿美元。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1%和12.9%。虽然出口主力产品出口额有所增加,但受围绕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矛盾加剧的影响,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从各品种来看,原油和煤炭进口额分别剧增54.8%和130.8%,达到48.86亿美元和11.93亿美元。国内加工贸易中必需的半导体进口额也达到了39.5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9%。在出口方面,半导体(18.1%)、钢铁产品(16.1%)、石油产品(56%)、轿车(10.9%)等产品的出口额有所增加。
韩国经济研究院经济调查组组长李尚浩(音)表示担忧说:“随着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韩国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急剧恶化”,“贸易逆差很有可能持续到本月。”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出现贸易逆差,因此出现了警告,如果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年经常收支顺差减少幅度也会增大。如果本月贸易收支出现逆差,连续3个月出现逆差,这将是2008年2月金融危机后时隔14年再次出现逆差。
区分贸易收支顺差和赤字的核心因素最终将成为围绕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