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发局首五个月助企业获28亿元融资 贷款额同比减三成

2022-07-07 00:00:00

《联合早报》中文版7月5日报道:新加坡经济全面重开推动商业环境改善,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今年首五个月协助企业获得约28亿元的融资,贷款额较一年前同期大幅度少了三成。

这些企业贷款计划包括了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企业融资计划的贸易贷款(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Trade Loan)和中小企业营运资金贷款项目(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SME Working Capital Loan)。企发局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5月间,当局通过这些计划支持企业获得约40万元的贷款额,相比之下,今年同期的贷款额明显锐减。


批发贸易建筑和制造业 申请最多贷款

今年首五个月申请最多贷款的三个行业是批发贸易业、建筑业和制造业。

参与上述贷款计划的银行也观察到,企业对这些援助的需求有所下降,主要是新加坡经济迈向复苏让营运环境转好。不过,受到通胀率居高不下和商业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的融资需求下半年可能增加。

华侨银行环球商业银行业务中小型企业部高级副总裁朱燕萍透露,相较于去年同期,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的采纳率减少30%。她说:“这可能是经济重开促使营运环境改善,加上宏观环境下来预计充满不确定性,更多中小企业也许采取观望的姿态。此外,他们之前获得的贷款可能还足够满足目前的商业需要。”

新加坡政府前年2月推出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政府承担80%的风险,之后提高到90%,现为70%;融资贷款顶限从最初100万元一度增至500万元,现调回到100万元。这项计划在今年的预算案中获得延长半年至9月30日。

至于企业融资计划,华侨观察到,这个计划的采纳率上扬20%,其中一个原因是全球经济重启推动贸易活动增加。

这些贷款计划主要吸引营收在1000万元或以下的小微型企业申请,他们大部分来自服务业、建筑业和批和发贸易业。

星展银行中小企业银行集团主管郑秀凤指出,自2020年起,银行为本地中小企业批准超过1万6300个无担保贷款,贷款总额逾70亿元,其中超过九成是提供给小微型企业。

郑秀凤说,尽管企业对营运资金解决方案的整体需求较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间减少,银行上半年继续与小微型企业密切合作,帮助它们管理资金流动的需要,应对通胀率上升、供应链中断和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定等挑战。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应付现金周转的问题,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上个月推出因应通胀的援助配套时宣布,从今年7月1日至明年3月底,企业融资计划—贸易贷款项目获得升级,企业可借贷顶额从50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政府继续为企业承担70%的贷款风险。

郑秀凤预计,随着政府提升企业融资计划,更多企业将在下半年采纳这些解决方案,以改善资产负债表和加强信用额度。

大华今年至今通过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以及企业融资计划—贸易贷款项目批准接近9亿元的贷款,帮助约1500个中小企业。

大华银行集团商业银行服务主管连文辉指出,较小型的中小企业主要通过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支持它们在一般营运资金上的需要。申请企业融资计划—贸易贷款的对象,则是规模小型到中型的企业,他们利用这个计划来应付人力和原材料成本更高,以及商业活动增加所带来的需要。

今年首五个月,大华批准的企业融资计划—贸易贷款额上升接近一倍。连文辉说,这显示商业情绪好转的同时,企业面对人力、运输和原材料等商业成本更高的问题,因此寻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