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在武汉举办 聚焦中美经贸争端 研判当下情势与未来走势

2020-12-07 00:00:00 编辑:贸促会法律部 法律部录入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编者按:东湖之滨、珞珈山下,以“中美经贸争端中的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为主题的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于11月22 日举办。除了现场参会的上百人士外,还有3.7万人在线关注了会议,观点发表、讨论的气氛与武汉湿冷的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会场内不仅是国际经济贸易与国际法、国际学术界与实务届的对话,更是中国与外国、东方与西方、当下与未来的对话,思想碰撞出火花,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本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由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武汉仲裁委员会、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承办。

据悉,历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汇聚国内外法律精英,紧跟国际法治热点,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法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平台。


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围绕国际贸易与投资法、美国长臂管辖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展开讨论,从国际法的角度,梳理中美经贸争端历程,研究预判未来形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珞珈之名不在山而在诸位。”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为应对挑战,要厉行法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因此,本届论坛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正合地利。

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认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要改变建立在现存国际法基础上的国际秩序。这对全世界国际法同仁而言,既是严峻挑战,也是重大机遇。未来,我们必须对当前中美关系有更清醒的认识,既要丢掉幻想,又要有底线思维,善于运用国际法治思维的途径和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致辞中提到,刚刚过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举措,为国际法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本届论坛聚焦经贸争端中的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这一主题,从国际法的视角审视当前严峻复杂的中美关系,对于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中美关系:既有所期待,也应该保持警惕

对于中美关系走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博然思维欧洲主席帕斯卡尔·拉米指出,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对多边制度和多边机构的态度与特朗普政府有很大不同。特朗普当选是2016年,这也是1900年以来首位坚持保护主义的总统。拜登立场与特朗普不同,据他所言,美国会回到一系列国际谈判之中,包括重返巴黎气候协定,重返WHO。相对来说,拜登对外不那么具有侵略性,他会更多从外交渠道解决问题,对美国利益、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关系,可能会采取一种更缓和的态度。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复杂多变的世界图景,也考验各国应对危机的社会治理能力。”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惠康在论坛上指出,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疫情拐点尚未到来。对此,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当下中美关系面临建交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是在“东升西降”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间的国运博弈。未来,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出路在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对拜登新政府可能的对华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的走向,既应有所期待,也应保持高度警惕。可以预见,中美关系的未来并非一片光明。

全球双边、多边以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关于如何从知识产权角度处理传统世界性条约和新自贸区协议的关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指出,随着多边或双边的贸易协定不断增加,各种协议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在理想状态下,双边协议应当置于多边、区域协定之内,才会形成协调的整体,但具有很大风险。我们需要考虑应当制定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解决一系列不协调的问题。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回潮,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也在努力为国际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秘书长刘超提到,近期,我们牵头推进的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已正式成立。未来,我们愿意与各国工商组织、法律服务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一道,携手努力,精诚合作,共同搭建商事法律服务平台,为促进中外法律交流与合作、推动商事法律和营商环境建设、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新助力,作出新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指出,从全球化本身的转型来看双循环,中国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中央,“一带一路”与双循环同频共振,对国际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双循环实施过程中要先了解国内,然后再了解国外,相互影响,相互塑造,中国从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的塑造者,这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有诸多影响,包括参与国际法治的建设、国际规则的制定等。

正如黄惠康所言,在倡导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对于美国践踏国际法治的霸凌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理、有利、有节、有效,坚定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斗争中求和平,在斗争中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