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东帝汶国家馆(浙江馆)在杭州揭牌成立。此举意味着杭州与东帝汶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有了新枢纽,杭州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密切联系有了新纽带,同时也为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新活力。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桑托斯,浙江省贸促会副会长张青山,杭州市贸促会会长郑荣新、二级巡视员何贤荣,东帝汶国家馆馆长李自强,东帝汶国家馆(浙江)馆长贺坤鹏和杭州市第八巡回指导组代表出席揭牌仪式。会上,杭州市贸促会与东帝汶国家馆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东帝汶国家馆(浙江馆)成为杭州市国际商会又一个新的国际驿站。
在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4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埋藏着金、锰、铬、锡、铜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据统计,帝汶海附近已发现44块油田,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8亿吨,天然气储量约7000亿立方米。中国是与东帝汶建交的第一个国家。
东帝汶驻华大使桑托斯表示,东帝汶和中国是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中国已成为东帝汶第三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向东帝汶提供新冠肺炎疫苗和注射器。我们两国亲如兄弟。”
据悉,东帝汶连续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拥有独特薄荷香味的东帝汶野生麝香猫屎咖啡成为明星商品。“东帝汶的石油、天然气、农产品、渔业资源丰富。”桑托斯用中文表达了他对中国对浙江和对杭州的敬爱之情,“我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吃苹果,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对东帝汶基建、农业、渔业等领域的投资。希望双边各领域合作未来得到进一步深化。”
杭州市贸促会会长郑荣新在致辞中介绍说:“杭州连续多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杭州也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东帝汶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猫屎咖啡和有机腰果享誉全球,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年轻国家。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东帝汶浙江馆所在地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杭州市贸促会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拓展双方在农渔业、旅游业、跨境电商、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和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的基础设施、产能、金融等领域合作,推动杭州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到东帝汶的经济建设中去。”郑荣新表示。
据悉,东帝汶国家馆(浙江馆)是东帝汶在上海设立国家馆之后首次在地方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对外开放和交流服务平台。正常情况下,杭州飞往东帝汶可以通过巴厘岛转机后抵达,如果“杭州制造”出口东帝汶,则可从浙江省内的港口走海运到达。 2020年杭州市对东帝汶出口328万美元, 同比增长40.3%,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钢材、啤酒及汽车零配件等。
东帝汶国家馆和浙江馆是驻杭国际机构‘朋友圈’的新成员。以此为起点和支点,希望双方能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真真切切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这也是杭州市贸促会和东帝汶国家馆(浙江馆)的一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