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疫情形势复杂严峻, 90%以上的国际展会取消或延期,企业出境参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青岛企业面临原有国际订单被取消、新订单难接的处境,营业收入下降较为严重。鉴于此,青岛市贸促会创新思路、转换打法,搭平台、畅供需、稳出口,助力企业加快“出口转内销”。
创建新平台
打通国内市场供需链条
自2019年起,青岛市贸促会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青岛自有品牌零供对接会,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零售市场,为青岛“出口转内销”搭建了新平台,有效缓解了出口压力。
2021青岛自有品牌零供对接会采用提前访厂、产品展示、会前配对、现场对接洽谈等多种形式,美团、7-ELEVEn、北京华冠、上海联华等20家全国百强零售企业和著名商超企业采购商和青岛当地120多家食品类、非食品类及生鲜类生产企业参会,现场进行多轮次一对一接洽,意向成交额3800万元,对接会帮助青岛市大量特色产品迅速进入全国零售销售渠道,有效抵消了出口订单减少造成的损失,帮助企业把国际市场上失去的订单在国内“补”了回来。
本届对接会在以往两届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供应商构成,增加了日资、韩资和其他国家、地区在青岛投资的企业以及进口商品供应商,国内外知名零售商占比达到45%。零供双方满意度均在95%以上,供应商再次参会意愿强烈。经过精心培育,该对接会已成长为北方地区唯一一个参与供货商、采购商最多,规模最大,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的自有品牌对接会,为推动青岛本地生产型企业加快转型、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做出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借助高平台
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青岛市贸促会积极借助中国贸促会“云展会”等线上平台,组织青岛市110余家企业参加中国—中西非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拉美桥”青岛站专题活动之对拉合作形势交流会等线上线下活动10余次。组织青岛市40余家企业分别参加了中德新能源技术对接会、德国汉堡海事展以及德国生物医疗展、日本AFF选样会等7场线上配对洽谈活动,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对外经贸技术合作。此外,青岛市贸促会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2021外贸优品展销会等国内优质展会,推动优质出口产品以自有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助力企业获得国际品质的中高端商品资源。
着力稳出口
服务企业疫情下更好走出去
青岛市贸促会进一步优化互联网+FTA签证模式,全面提升出口货物原产地证签发工作“网上办”“零跑腿”“全省通办”水平,新增对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印尼、新加坡、泰国)原产地证书实施电子化签发,帮助1100多家企业实现“足不出户”自主打印。发起成立山东省原产地签证技术联盟,前三季度,全市贸促系统共签发原产地证11万份,其中一般原产地证书6.2万份,同比增长9%,优惠原产地证书4.8万份,同比增长19%,出口产品涉及168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橡胶、服装、化工、机械、食品等各大门类,帮助企业减免关税约9000万美元。此外还率先帮助企业出具首份暴雨天气不可抗力证明,为企业避免损失近100万元。
此外,青岛市贸促会着力优化涉外商事法律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通过编纂《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劳动关系处理法律指引》《对国外客户的延迟履约告知函中英文模板》等文书,向企业推送航运物流、订单履约、支付结算等环节的国际贸易风险预警信息300余条;组织青岛啤酒、澳柯玛、中车集团等300多家企业共2000余人次参加疫情防控涉外法律风险防范(青岛)线上培训班、跨境投融资法律风险防范实务、RCEP国际贸易企业法律和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等培训,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调解29起,涉及金额900多万元,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