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辽宁省沈阳市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从2015年开始举办,如今也已成为沈阳对德合作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品牌活动,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看好沈阳、投资沈阳。6月8日,第八届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此次活动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柏林勃兰登堡州汽车供应商协会、柏林驻北京商务联络处共同主办,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对外合作部(外事办公室)、中德发展(沈阳)离岸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以“创新协作·绿色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推动中德两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多有效、务实的合作。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简称“中德园”)作为2005年 12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德合作平台,今年初入选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8个、东北唯一获评以工业互联网为特色的示范基地。近年来,沈阳市也将中德园作为沈阳对内对外开放、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辽宁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庞宝国受邀参加活动时表示,辽宁省贸促会、辽宁省国际商会愿与中德园携手为德国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充分发挥好搭建联络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贸易投资平台、展览会务平台、商法服务平台、核心拓展平台六大平台作用,促进沈阳与德国企业在多领域开展经贸合作,促成更多德国企业到沈阳发展。
活动承办方中德发展(沈阳)离岸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睿向记者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德园在对外开放和对德合作方面工作效果显著,成果突出。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德园发展态势良好,规上工业总产值由413.7亿元增加到852.5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由39.6亿元增加到121.5亿元,年均增长32%,五年累计投资达360亿元;进出口总额由70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年均增长23%。园区聚焦汽车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工业服务、战略性新兴等五大主导产业,吸引了华晨宝马、采埃孚、慕贝尔等大型跨国企业入驻,先后引进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北方生物医药谷、慕贝尔二期工厂等高质量项目。近年来,中德园积极推动对德合作,全力打造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试验区,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成为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合作城市”、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进一步为中德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此次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正是依托中德园丰富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资源相结合而设立。” 丁睿表示,未来,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作为中德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着重关注海外中小型、科创型企业,招引海外人才,为孵化中心内的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空间。目前已经有欧盟商会、德国商会、巴符州中德经济协会、凯梅瑟(沈阳)智能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欧数字化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等逾20家中外企业和海外机构签约入驻孵化中心。
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中国贸促会的工作要求,辽宁省贸促会近日成立了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旨在建立完善与驻辽外国商务机构、外资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精准对接服务,及时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在辽诉求和遇到的困难。活动中,庞宝国向德国驻沈阳总领馆总领事毕满天介绍了中国贸促会设在辽宁省贸促会的中国—德国商务理事会辽宁联络办公室的相关工作情况,并表示将把德国企业作为此次工作专班重点服务对象。
据介绍,中国—德国商务理事会是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与德中经济联合会、汉堡经济促进局等经济团体签署建立的工商合作机制(简称“中德机制”),后授权设立了中国—德国商务理事会辽宁联络办公室。去年,辽宁省贸促会、中国—德国商务理事会辽宁联络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德企来辽投资兴业和发展壮大提供支持和帮助。此次活动,辽宁省贸促会特别邀请辽宁铁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沈阳新智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博瞻信息科技(杭州)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外企业线上参会。活动上,德国艾福亿维公司、德国范博寇特纤维涂层公司等企业代表表达了对合作和投资前景的愿望和信心。中欧数字化互联网服务(沈阳)有限公司的数字化产业链服务项目、德国信和职业教育集团投资的职业培训中心项目、沈阳倍利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德国零碳技术项目、晴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双元制培训项目等12个项目签约,中德两国企业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