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贸促会编写合规指引助企应对新规

2023-01-05 11:45:59 编辑:贸促会贸易报社 中国贸易报社

为帮助浙江企业成功出海抢单、稳链、合规,浙江省贸促会组织国贸合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家团队,在全国贸促系统首家编写《浙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规指引》(以下简称合规指引)并于1月1日首发,为浙江企业解读当前全球主要的供应链韧性新规,从行业分类、流程分步、生产要素分级三个维度提供详细的合规建议和经典案例解析。

当前,浙企出海不仅要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的短期现状,而且要适应各国供应链监管高频调整的长期趋势。实质影响外经贸企业国际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国外规制近期频频出台,德国《供应链法》就已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该法案,德国公司及其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供应商,将被要求分析和报告供应链中相关人权和环境标准的合规情况。

法案即将给以德国为目标市场的浙江企业带来新挑战:一类是在德国有子公司的浙江企业,另一类是德国公司的供应商或合作商。中国供应商将受到其德国(或欧洲其他国家)客户的额外审查带来的影响。德国公司或其在华子公司将在供应合同中要求其供应商确认符合相关标准并实施控制机制。从长远来看,遵守《供应链法》标准的程度会影响德国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因此在与德国客户打交道时,符合标准的供应商拥有竞争优势。

违反《供应链法》可能会给德国公司带来严重后果。公司可能会被处以高额罚款,对于年营业额超过 4 亿欧元的公司最高可处以其全球年营业额2% 的罚款。更严重的是,被罚款超过一定数额的公司将被禁止参与公开招标。因此,德国公司将会认真履行其在《供应链法》下的义务。

但是,这仅仅是众多影响浙江企业供应链韧性新增规制的冰山一角,对于未来欲在全球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的浙江企业而言,需要重点关注浙江企业与国际供应链融合发展的趋势、识别并预防供应链合规风险、供应链关键风险应对等方面内容。合规指引就在以上方面为浙江企业提供了具体战略参考和操作指引。

自 2019年以来,浙江省贸促会连续4年组织“浙江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活动”,以900多家浙江企业的合规数据为基础,确定了国际供应链合规指引这一主题。浙江企业与国际供应链联结紧密,浙江企业供应链合规风险统计分析表明,浙江企业与国际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密切关联。一方面,浙江企业接受外方合作伙伴提出的供应链合规尽调的占比为 43%。另一方面,浙江企业主动对供应链上外方合作伙伴开展合规尽调的占比为 24%。相比而言,浙江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较弱。预计未来浙江企业与外方合伙伙伴的供应链关联度会进一步提高,双向合规尽调的比例也会逐步增加。

统计分析还显示,浙江企业抵御国际供应链风险的能力亟待加强。其中,所需原材料、技术等生产运营要素必须依赖进口的企业占比 10%;个别企业存在关键配件只有一家境外供应商的情况;未对合作伙伴突发风险而设置应急处置方案的企业占比 90%。

企业在合规指引中可按照行业分类查询机电、轻工、纺织服装、五矿化工等所属行业易发、多发的合规风险,预判本企业供应链各节点的潜在合规风险。按照业务流程,针对每个环节制定专项合规计划,完善全面合规管理体系,预防国际供应链系统性风险。此外,合规指引还对浙江企业自身所需的芯片、战略性矿产等生产原料新规进行阐释,企业可据此评估本企业供应链的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