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以“中德合作新起点 塑造未来50年”为主题的中德(深圳)经济论坛在深圳蛇口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联合指导,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贸促会等共同主办。论坛紧扣“创新”“合作”两个关键词,围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密集举办活动。
促进中德企业在深合作共赢
广东省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正在致力于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德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扩大投资贸易规模,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在先进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拓展职业教育、文体旅游等合作空间。
“深圳在促进外贸发展和推动创新方面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德国工商大会全球对外贸易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董事Volker Treier博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德国大中型企业一直高度称赞深圳的投资环境,2018年德国工商大会成立了深圳创新中心,德中之间仍有很多合作机会。
作为制造强市,深圳与德国很多城市相似,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工业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30%以上,2022年工业占比达35.1%;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六分之一,在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具有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长期以来,深圳与德国经贸往来频密。1997年,深圳市与德国纽伦堡正式缔结友城关系,20多年来,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保持着密切交流与合作。
“深圳具备将各种新奇的产品设计迅速转化为成熟制程并实现大规模制造的能力。许多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往往都是在深圳率先开展新产品导入并实现大批量生产。”主论坛上,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锡权向参加论坛的德国企业重点推介了深圳的产业发展环境。
百家强企共同展望未来
本次论坛吸引了博泽中国、保时捷、英飞凌等超100家德方企业、机构和欣旺达、大族激光、新宙邦等超180家深圳企业参与。
主论坛还汇聚了中德商界重量级嘉宾。其中,中国德国商会(上海)董事会主席柯曼以“科技进步从未停歇,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为题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技术变革、全球化合作开放实现共赢的看法;比亚迪副总裁杨冬生作题为“全面电动化下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担当”的主旨演讲,阐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信心,分享行业技术变革与创新;招商局集团总会计师周松围绕助力德国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生根,携手高效转化优质产业创新资源,共同探索打造国际产业创新孵化基地进行了分享。
主论坛中德名企高层对话环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政府和对外事务副总裁吴燕彦,拜耳(中国)副总裁高勇博士,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弋永强,创维集团执行董事、总工程师吴伟,围绕“宝马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拜耳未来在中国有哪些战略性布局”“中兴通讯如何实现绿色创新”“创维集团在新能源赛道上有哪些布局”等话题展开跨界交流。
中德合作成果集中亮相
本次论坛积极推动深圳企业和在华德资企业的项目需求对接,共挖掘合作意向需求128个。其中,主论坛上集中展示了5个签署的重点项目,涵盖软件信息、职业教育、增材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欧德神思软件集团与深圳市正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合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茵塞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将在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工厂、基于工业云的虚拟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开展项目合作。
此外,深圳技师学院与德国客尼技术教育集团将围绕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及考试认证、中德职业教育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预计未来3年为深圳培养出超千名国际化创新技能技术人才。深圳市福田区政府、龙岗区政府和布鲁萨(深圳)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将共同打造能源互联网平台及能源转换系统协同示范项目,以及中欧氢能源及能源数字化产业国际协同示范项目,并落地生产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