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经济新闻》2月8日报道,根据造船和航运市场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今年1月全球新船订单量为307万修正总吨(CGT),与去年12月的178万修正总吨相比增长72%,这是全球新船的月度订单量自去年9月连续四个月下滑后首次实现反弹。
按国家来看,中国以48%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其订单量为147万修正总吨。韩国以138万修正总吨的订单量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5%。日本的订单量为9万修正总吨,市场份额仅为3%。
今年1月,全球新船订单中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12000TEU以上级别的大型集装箱船占比分别为36%和31%,合计高达67%,这也是韩国造船企业的主力船型。此外,大型油轮和散货船的订单量占比较少。
尽管韩国船企的主力船型占据1月全球订单量的很大一部分,但中国沪东中华造船的强劲表现使得中国位居全球榜首。今年以来,截至1月第三周,在全球10艘17.4万立方米级大型LNG运输船订单中,沪东中华和韩国企业分别赢得6艘和4艘订单。
业界认为,这是由于韩国三大船企——韩国造船及海洋工程公司、大宇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目前主要在选择性承接高附加值船舶。
随着订单的增加,船价也随之上涨。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154.18点小幅上涨至154.26点,连续14个月实现增长。
根据订单,韩中两国船企均将建造LNG运输船,但造船价格却相差很大。沪东中华拿下的6艘LNG运输船的平均价格为每艘1.96亿美元。韩国船企赢得的订单平均价约为2.12亿美元,克拉克森的LNG运输船平均价格为2.1亿美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今年船用厚板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成本端的风险依然存在”,“韩国造船企业在接单时会优先考虑收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