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经济新闻》3月8日报道,受俄乌危机影响,今年一季度韩国公司的业绩或将下滑。同时,在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和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以及全球物流危机的影响下,预计韩企的盈利能力将急剧下滑。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预计韩国出口依赖度高的造船、石化、半导体等行业的损失将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增加。
据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3月8日消息,韩国券商对131家韩国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公司)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的预测均值为36.3726万亿韩元。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的2月初(38.6759万亿韩元)相比,这一数值下降6.0%。131家韩国公司一季度销售额有望从440.5077万亿韩元增长至441.3226万亿韩元,但预计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出口占比较高的造船和石化行业的盈利预测值大幅下滑。一个月前,券商预计现代重工集团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及海洋工程公司的一季度营业利润为387亿韩元。目前,券商该公司营业利润的预测值为经营亏损20亿韩元,较上月下降105.2%。乐天化工第一季度营业利润预测值也从3137亿韩元下滑53.7%至1451亿韩元。
韩国投资银行业界相关人士指出,“战争持续时间越长,对批发零售和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影响就会越大”,预计汽车、半导体和钢铁等韩国主力产品的出口也将受到打击。
预计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也将成为企业的负担。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130美元,镍、钯、铝等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据了解,韩国炼油厂已开始着手降低炼油厂的开工率,为需求下降做准备。
3月8日,在首尔外汇市场韩元贬值,韩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上涨9.90韩元,报1237韩元。这是自2020年5月29日(1238.50韩元)以来的最高水平。有分析认为,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导致投资者对美元等安全资产的偏好增强,从而造成了韩元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