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文版7月23日报道:全球银行的评级展望虽然普遍稳定,银行业将因为经济增长疲弱和影响借贷的高通货膨胀而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俄乌冲突爆发,使2022年初本来预期乐观的银行业复苏步伐蒙上阴影。如果经济出现更多负面情况,将进一步困扰银行业的表现。
在亚太区域,银行的资产素质将受到房地产市场的考验。随着利率攀升,许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开始走软,银行将在未来12个月面对信用风险,资产素质的风险敞口将变得更明显。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发布的最新全球银行业前景年中报告指出,经济下行风险将对亚太企业造成负面影响,高企且持续的利率环境将冲击中小企业,标普以300个基点的利率及通胀升幅向2万个非评级公司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有17%的企业将面临亏损。而高借贷成本和高通胀也可能导致16%的亚太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虽然本地银行的复苏力度领先其他东盟同行,可以从利率攀升中赚取息差,但是盈利前景同样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而有所牵制。这些因素包括:首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趋缓、高能源和商品价格、为时比预期长的俄乌冲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放慢。这些情况也促使标普对亚太地区2022年的增长预测下调40个基点至4.2%。
本地银行仍在复苏路上 只是步调缓慢和不平均
尽管如此,标普认为本地银行仍在复苏道路上,只是步调缓慢和不平均。随着加息势头增强,净息差将在今明两年利好银行表现,而不良贷款是不利因素。
本地大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对利率敏感,并由低成本的客户存款扶持,标普预测净息差可以在今年扩大5到10个基点,明年再进一步增加10到15个基点。
报告说,本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则可能在未来12到18个月,因为经济逆风和脆弱的中小企业而稍有增加。
标普信贷分析师甘宁(Gavin Gunning)在报告中说,自俄乌冲突以来,标普全球评级已经四次调低对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测。
标普的报告指出,全球银行面对经济下调风险。主要风险包括:严重超出基本情况的经济下行、企业高杠杆率可能加剧企业破产、政府杠杆率高,以及疲弱的房地产业。银行也将面对更多的非传统风险,如数字化、新金融科技、网络及气候风险。